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严经二总论08 :一切修行都在禅定中;一切修行皆是为了成就三昧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09.0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09.09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慧律法师楞伽经(全)

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
楞严经二总论(义贯绪论) 08

楞严经二总论(义贯绪论) 08

慧律法师

擂台上只有他金刚三昧那个:来啊!你只有打的份,没有被挨打的份。这个比喻,希望你听得懂。是不是?这个比喻,希望你听得懂。你现在要学习,你是被挨打的份,还是打烦恼的份呢?烦恼起来,一拳就揍扁它,这个就是你真的有金刚三昧的功夫了!是不是?整天在那边烦恼......是不是?道理听了很多,可是,用不上来,用不上来就是:一句话,师父一句话,经过一年、五年、十年,师父一句开玩笑的话,一年、五年、十年,还是一样,就不来讲堂就是不来讲堂,你拿他没辙,一点办法都没有!是不是?看起来也在念佛用功,可是,一点办法都没有!

所以,凡夫他没有听经闻法,不懂得这个比喻,因为他没有观照的能力,他也想要修行啊!可是,就是战胜不过烦恼;战胜不过执着;战胜不过欲望,没有办法!因此,什么叫凡夫?就只有挨打的份。什么叫圣人?只有打人的份——把烦恼揍扁了,烦恼站不起来!是不是?所以,记得!烦恼、无明就像一阵风,来无影、去无踪。无明就像一阵风,来无影、去无踪,所以,就是无明。

 所以,当你内心里面情绪不对劲的时候;你看过放鞭炮吗?放鞭炮,一点,嘁~~~后面一窜的鞭炮在等着你啊!你忍今天、忍明天,情绪已经开始不好,就是心已经开始嘁~~~就不知道哪一天要爆炸而已,已经开始在点燃,嘁~~~很快就砰~~~就开始放鞭炮了,鞭炮就是点燃了,然后,就开始一直愤怒了,那个情绪失控的时候了。记得!嘁~~~那个声音,开始有那个节奏的时候,一脚就踩熄它、一刀就砍断它,不能让它起来,无明、烦恼不能让它起来。诸位!做久了,习惯了:咦?喔!原来这么容易喔!

所以说:叫大彻大悟的人动一念烦恼,不可能!叫烦恼的众生动一念放下,也很难!就是放不下。师父!那我放不下,怎么办?我就说:你很辛苦啰!那我到什么时候,才能不辛苦呢?就到放下那一天,就不辛苦了,就这么简单啊!师父!我什么时候才快乐?哪一天放下,哪一天快乐啰,就这么简单啊!师父!万一我如果一直都不放下呢?答案就是一直都要痛苦了,这也没什么好回答的了,我一直放不下,当然就一直很痛苦啊,这有什么好回答的吗?是不是?快乐、解脱一念间,就这样子!因此,记得!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,就观想:喔!在打擂台了!一个正念、一个烦恼在打擂台了,看谁能够提起正念?所以,修学佛道八个字:发菩提心,提起正念,这八个字你会用,哇!这一辈子用不完!发菩提心,提起正念,就是修行。为什么会烦恼?就是提不起正念嘛,只有挨打的份嘛!是不是?

 金刚三昧叫做金刚喻定。而断最后一分无明,成就佛道。连所谓“最不着相”的《大般若经》,佛要讲此经前,也先入“等持王妙三摩地”。所以,我们昨天已经讲了:佛陀放光绝对是真实的;绝对是可信的;是符合科学的,佛陀完全能够掌控情绪,有正念。然后于三昧中,全身放光。这是绝对符合科学的。因此可知,三昧是一切修行最高成就的精华。

又,三昧有狭义以及广义两种意义。狭义就如上所说的定慧等持。广义的三昧,就是正定;正定者就是佛所教的定,相对的就是邪定。诸位!什么叫做正定?用你听得懂的名词、一句更清楚的名词就是:充满智慧的定,叫做正定。充满佛陀智慧的定,不是邪定,不是外道定,他的定是充满智慧的,随时可以起作用的。所以,正定者即是佛所教之定,相对于邪定。所以,一般也常以三昧或者是三摩地,作为“定”或者是“正定”的代名词。

18页,2. 定的重要性  
1)定为三学之关键

三学为“戒定慧”三无漏学。戒定慧三学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?如下图所示: (略)戒、定、慧,定在中间,为什么“定”底下叫做体呢?因为要依定才起这个戒的作用,要不然,你持戒持得散乱;要依定这个体,才能起慧用。所以,这个“定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充满智慧的定,这个定就是充满着大智。所以,师父刚刚已经分析了,智跟慧是不一样的,在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来了。所以,这个“体”的底下写二个字,叫做:大智,大智就是我们的体,悟到了不生不灭的体。所以,智慧,智慧,这二个字是完全不同;但是,又是息息相关,是可以独立,也可以混合一起念。所以,这个戒定慧。

那么,这个图是方便说,如果我来画,就不是这样画了;我来画图的话,它这个是方便解释,如果我来画,就会画一个圆圈,里面写:戒、定、慧,如果我来画的话。自性本具足戒;自性本来就定;自性本具足慧,戒的绝对;定的绝对;慧还是绝对,体用一如。

所以,画这样子,“戒”,一个圆圈;这个“定”重叠,一点点重叠,第二个圆圈;那么,“慧”是第三个圆圈。所以,戒、定、慧看起来是三个字;可是,都有相关的,戒跟慧都连在定的旁边,这个就表示戒定慧不可分离,为了解说方便,所以,他这么样画图。这表示戒定慧三者是个连锁关系,而以定居中,为关键作用,若“定”这一环没有了,那么,这个连锁即断,戒跟慧就散失。所以,修学佛道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很重要的,要有定。

因此“戒、慧”跟“定”都须有“交集”。事实上是,戒慧都须以定为体,于此定体中,摄持戒慧,令不散失,而能于一切境,有所作用。凡夫持戒、修慧之所以不能成就,皆因其心不定;心不定,就是散乱,故其一切所修,皆与乱心相应,因此不能持久,是故浮浮沉沉、生生灭灭,乍起乍落。这个都是情绪在作用,你看这几个,几个字在形容,这十二个字是形容什么?“浮浮沉沉”就是情绪;“生生灭灭”就是情绪变化;“乍起乍落”就是情绪。所以,真正修行人,从控制情绪做起,无论如何,要保持微笑,有礼貌,不狂妄、不骄傲、懂得谦虚。

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这么说:若人修行,无有禅定,没有禅定的功夫,如人持火炬,面对大风,火光即摇曳不定,火光即摇曳不定,就是心境,你真的修行,真的要有定;如果没有定,碰到一点点境界,就烦恼了!火光即摇曳不定,就是这个人虽然是听经闻法、念佛,可是,心就是定不下来!不能远照,那么,心不定,不能远照就是没有般若智慧。

所以,佛弟子要能稳住自己,这是真修行人。为什么一再的强调,要降伏自我呢?而这个降伏自我,却是点滴的功夫呢?所以,当你碰到烦恼的事情,告诉自己:赚钱的时间到了,这是好事,不是坏事,赚功德的时间到了!大家都顺从你,你哪里来修功德呢?要有几个扮演反派的角色,叛逆、背叛你、侮辱你、忤逆你,你的修行一天一天一直进步了,你才懂得,修行,定有多重要!平常我们就是:人家说一句,就反驳过去了!是不是?定不下来,这个表示这个人的般若智慧不通达。

 所以,一切法无生,什么叫做大悟?大悟就是任何的大事、小事,乃至剧烈的震动的事情到前面,统统没事,他全部能吸收、他也全部能够消化。所以,大悟就是有这个了不起,天大的事情,到大悟人的身上,没事!他也不会去讲、也不会去辩驳,也不会......就是这样子。为什么?各人的因果各人负。

佛陀最照顾那一些有忍辱心的人,因为有忍辱心的人,佛特别的关爱他,因为他的忍辱的心与佛相应,佛特别的加持他!你要想让佛加持吗?很简单!你学这一招,就是忍;还能够消化喔,不能忍到爆炸,得忧郁症、得精神病,整个晚上都睡不着,恨一个人!他就:我不要讲,不要讲!忧郁症,他就这样子;不要讲,不要讲,他就嘟......一直讲......停不下来,烦恼一直起来......就是重复,一直重复,英文叫做repeat......唉!好累喔!真的很累、很辛苦!什么叫做凡夫?就是重复的情绪一直摆不平。什么叫做大悟?大事、小事、剧烈的事情来,没事,不要一秒钟就摆平它;也没有东西可以摆平。

所以,悟跟不悟就会差很多,悟,就会过着幸福、快乐的日子。你看到童话故事里面吗?大悟就是什么?大悟就是:从此公主跟王子过幸福、快乐的日子。什么叫做不悟呢?不悟就是:从此王子跟公主天天打打杀杀,这个就是过痛苦的日子、烦恼的日子。

底下,若菩萨修行,而有禅定,如人持火炬,入于暗室中,即火光稳定、通明,照了一室。菩萨修行亦如是,若有禅定,其心光稳定、通明,照破一心无始劫来无明愚闇,乃至其光照彻三千大千世界,利乐无量有情,亦复如是。

在座诸位!吃一点亏,学习忍辱,让佛来加被我们,这个比较重要的功课。不要一直欺负人家、一直烦恼,佛远离你,跑得远远的,护法居士看了都摇头!所以,宁可学习忍辱,让佛来加被我们,受一点亏、吃一点亏、让一点,佛菩萨特别加被这一些肯忍辱、有智慧的人;而不是一天到晚想占人家便宜、伤害人家的人,佛、菩萨、天龙八部,都离你离得远远的!因为什么?无明,连龙天护法都看不下去,一个修行人,嗔恨心这么重,连龙天护法都摇头!是不是?

好!第19页,(2)心若有定,即入正定聚,得出欲界,乃至色界、无色界。这句话的意思,重点就是说:心若无定,连欲界都出不来,连欲界都跳不出去,何况三界呢?所以,这个定的特别的重要!

一切众生为三种聚一、不定聚。二、邪定聚。三、叫做正定聚。

一、什么叫做不定聚呢?此为凡夫,其心散乱不定故。这个“聚”就是类,心不定这一类。二、什么叫做邪定聚呢?此为外道,以外道人依于邪知见、邪慧而入定,名得邪定,是为邪定聚。如婆罗门教入于“梵我合一”之三摩地;以下这个,统统认为心外有法,所以叫做“梵我合一”。道家修习“与万化冥合”、道教乩童与神灵合一、神灵附体;耶教,就是耶稣基督。耶教修习“与主合一”之圣餐礼等等。凡此皆有一个共同点,即皆计执心外有法,也就是皆计执心外有法、心外有道,而妄欲与心外之道合一,故名外道。那么,这点我们就晓得了,心即佛,即心就是佛,即心就是道,当下就是道,不能离开本处。是不是?想与外面合,就变成二了;绝对的空性心性,没有合来合去的。以此邪知见而得定者,名为邪定。

第三、叫做正定聚。也就是如来正教中,三乘贤圣依于正法所入之定。

3)定中有一切。这是他简单说,要加几个字才能看得懂,定中方能拥有一切正念、正法,一切正法、正念从哪里生呢?从拥有定。你要拥有什么东西呢?就一定要有定。所以,定中才能拥有一切正法、一切正念,否则我们一天到晚为了小事烦恼,这不是佛弟子所应该有的。我们要烦恼的,是生死轮回的痛苦,要烦恼这个——你能不能了生死?

底下,定体能含藏摄持一切功德,唯有心定,令不散失。摄持一切功德,心定才不会散失。以有体,故有用,因而得实现一切世出世间事业。于三昧之中,从因到果,从体到用,一切功德皆能摄持、长养、成就。

从因位上说,定就是......这后面全部都加一个“心”,就很精彩;没有加一个“心”,念起来不够精彩!从因位上说:定就是心不乱、心不染、心不迷、心觉知、心坚定、心精进、心勇猛、心不放逸、心不懈怠、心不散乱、心不失念。加一个“心”,这念起来就很到味!必须念念不断维持在清净、明觉、不动的境界中,才能不失定。

什么是定学呢?定学是一种心灵重复训练的大工程,这是我个人的定义。什么是定学呢?戒、定、慧的定学,有戒学、定学、有慧学。定学是什么意思?师父的定义就是:是一种心灵重复训练的大工程,你要重复训练......一直重复训练才有办法,要不然,会失去这个定。

从果位上说:三摩地就是某尊佛,或者是某尊菩萨、或者是某法门的成果之精髓,如前面所说。譬如:首楞严法门成就,即入首楞严三昧;法华法门成就,即入法华三昧;不动明王法成就,即入不动明王三昧。

第(4)、定是因位行人的“工具”。果位贤圣的成果;一切修行能不能成就,完全靠三昧;三昧是成就的关键。所以,记得!要稳得住情绪,记得师父的话。得定前的修行是“信解”(资粮位),资粮就是筹备一些资粮,我们要远行,就是要资粮。得定后的修行是“证悟”,这是(修道位、证道位)。要有内证的功夫。一切诸佛菩萨、三乘贤圣的修断,皆在禅定中进行、成就。这一段可是很重要,什么叫做修行、继续在修行?就是在定,心一定要在禅定中。这个禅定不一定是坐在那个地方,心无所住,就有禅定;心无所着,即得定。所以,为什么要坚持放下?就是为了禅定。(佛经上所说的“修”,或者是闻思修的“修”,都是指入定后,“在禅定中修”。)

 以前有一个比丘,佛在世的时候,有一个比丘,在这个洞穴里面修行,他坐在那个地方,突然被这个毒蛇咬到,毒蛇,咬到了!我们一般人被毒蛇咬到了,就很紧张了,是不是?非常的紧张了!然后,这个比丘因为他证阿罗汉果,很有定,他知道他即将死亡,就告诉这些比丘,他就说:我被毒蛇咬到,这个色身保不住了!毒性不知道。在极端的痛苦,他就请这些比丘,把他移到外面晒一下阳光,因为身体开始发冷,冷。抬他出来的比丘,因为还没有证阿罗汉果,看这个证阿罗汉果的脸,一点都没有恐惧,非常安详,也一样的没有愤怒,没有说恨那一条蛇,也没有!他就告诉这些没有证阿罗汉果的,就说:我心早已解脱,此身必坏。我已经证阿罗汉果,早就知道苦、集、灭、道的道理,我已得究竟解脱,没有任何的挂碍,色身一定会消失的。他心稳住在这个定,没有牢骚,也没有抱怨,稳住在那个地方。

旁边的这些比丘,看了是五体投地的佩服,说:哎呀!这个证果的人,就是完全不一样,他碰到那个生死的关头,一样稳如泰山;被毒蛇咬到,极毒的这个蛇!后来,这个比丘没有死,稳住的时候,因为毒蛇的血液没有跑、跑不快,稳住,那个毒解掉了,他从被毒蛇咬到,一直到这个毒解掉,经过了好一阵子,都没有动到任何的念头,没有一点对死亡上的恐惧感;或者是说不舍;或者是对蛇有什么样子,统统没有!所以,一个有修行证果的圣人,他於一切世间,乃至于生死,统统放下,这个就是功夫,这个就是功夫。

因此,我们修学佛道,不单只是说:我念佛怎么样......念佛,我们到临命终接近死亡,我们怎么办呢?是不是有那个定力呢?是不是有那种功夫面对死亡呢?会不会再留恋这个娑婆世界呢?没有死不知道;但是,看平常的反应就知道,平常贪染这个世间,贪生怕死,什么都为自己,没有大无我的精神,这个人临命终定不下来,定不下来。

因此,举这个例子,是给大家鼓舞,什么是圣人?就是面对死亡也坦然接受,欢喜心。所以,这个欢喜心,我们这脑波里面,昨天讲:会产生α波;阿罗汉果的心,都在定里面。我们不要说像阿罗汉这种功夫了;我们要能伏惑,就是说:看得开、放得下、不计较、懂得老二哲学。什么叫老二哲学呢?老二哲学就是说:不占风头、不抢镜头,就不会被杀头!那就是老二哲学了。你知道吗?老二就是排在第二的,我们不要跟人家抢什么镜头,人家要出名,就让他出名。是不是?名声,真正的名声,有实力的是香又远,有实力的人,会创造奇迹;拥有奇迹的人,不一定有实力嘛!是不是?就是这个道理嘛!不抢风头、也不占镜头,不抢镜头,也不占风头,就不会被杀头!所以,我们站在高位的人,危险性就比较大!是不是?因此我们要懂得退、懂得让,这个叫做老二。排在老大的,危险性就比较大,什么都要装老大;什么都很冲;什么都是自己最行,我告诉你:你的危险很大,困扰也会多!所以,排行老二真的不错!

 因此,一切修行,都在禅定中,拥有般若智慧。 一切诸佛菩萨断惑证真,乃至坐菩提树、降伏魔军、要加持众生、三明六通;三明六通在《十四讲表》都讲过了。种种不可思议神通变化,皆从禅定中生。是故,一切修行皆是为了成就三昧。心要有定。欲证无上菩提、涅槃,五十二位修证(或六十位修证),皆须成就三昧;三昧是修道、证道不可或缺的“工具”。

若不成就三昧,一切只是文字言说、文字知解,不能成为实际的境界或能力。刚刚师父已经举那个正念、烦恼的擂台的那个例子,你好好的领悟一下那个比喻。什么叫众生?就只有挨打的份,被烦恼打得鼻青脸肿,爬不起来!道理也听得很多,就是功夫用不上,不会用就不是佛法,只是叫做学者。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,只能造就几个学者,不能成就祖师,没有办法的!

第(5)一切大乘、小乘、密乘所有经典,主要都是在讲修定。  22页,例如:▲大乘之《楞严经》讲楞严定。《圆觉经》上卷讲“理上之悟”,下卷就讲“事上之行”,行就是(事上的实践)。诸位!在旁边写几个字:修行是点滴的功夫。这一句话,你一定要好好记得,没有办法一蹴即成的。修行一定是一点一滴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善事多一点、忍辱多一点;孝顺父母、奉事师长,这一定要一点一滴,听经闻法,绝对没有办法一下子一蹴即成,这绝对不可能!以师父今天这种智商、这种学历,都要三十年,何况你们头脑这样好?(开个玩笑)对不对?所以,修学佛道急不得,要慢慢来。而说“二十五种清净定轮”。整部《瑜伽师地论》都在讲关于修定之事。整套唯识学都是为了修定(唯心识定)而讲的。这个唯识学,我们都讲过了。

▲小乘的《四阿含》,主要全在讲修定。▲密乘的重点,也是在讲修定,叫做(金刚三昧定、本尊三昧定等。)三昧就是定。▲净土也是讲修定,念佛三昧、或者是有人念七天七夜、或者打七七四十九天的般舟三昧;经典说:“或一日、若二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乱”。“一心不乱”就是定。

以前人打这个般舟三昧,我到后来看到的,在以台湾目前的这种状况,很少人有能够打这种般舟三昧,这个般舟三昧,实在非常的困难!般舟三昧,它要有一个适当的场所,这个适当的场所,都一定要地下都是土,不能够水泥地,因为这个般舟三昧有几种,有的坐一半、站一半(立一半)、有的只有立、有的只有坐。所以,一般的般舟念佛三昧,都是立,“立”就是站立的。你去看行般舟三昧的这个场地,它是泥土,场地不是很大,有护关的人在旁边。里面有一条从上面绑下来的绳子,就站!在经典里面讲:如果有人行般舟三昧,连续四十九天念佛、一心不乱,睡眠少,於定中即得见佛,当身即刻证果,同时了生死!所以,大家都冲着般舟三昧来,有的人念七天、有的人七七四十九天,不一定!一般都是四十九天的般舟三昧。那么,行般舟三昧的时候,吃、住都要别人在旁边打点。

我们的同参道友,有人行般舟三昧,试过,他把感想讲给我听,我们的同参道友,有人行般舟三昧,试过,他把感想讲给我听,我没有行过,我讲给大家听,他说:行般舟三昧的时候,第一个礼拜很苦很苦,因为一下子都没有睡觉,然后就走......就不准坐,最多很累、要睡觉的时候,就抓住那一条绳子,打个盹,就这样,不能躺下来喔!他说:慧律法师!躺下来爬不起来!你相信吗?只要一松,绳子一放,爬不起来,那腿完全失控!我说:那你大小便怎么办呢?他说:行般舟三昧,有停、休息一下吃饭。大小便就是裤子脱不起来,发抖,这样子两手统统发抖,一直发抖!脱起裤子来,要蹲在厕所,他说:慧律法师啊!以前而所都是蹲的,没有坐的,哪现在这么舒服的?现在这个坐的厕所,打般舟三昧,就藉故常常跑厕所,就坐在那边睡觉。他说:我们打般舟三昧,那个厕所是用蹲的!我说:那你怎么蹲呢?他说:我用跪的,没有办法蹲。那痛到极点,他是跪一半,用跪的,没有办法蹲,那个完全失控,痛到极点!他第一个礼拜就忍下来了,我说:那第二个礼拜?第二个礼拜都在睡觉,那个累到极点,没有办法,走路也......站着也是......(师拟打哈欠的困倦貌)哎呀!没有办法,佛也没有办法念,就是一直累,累到极点的时候,那绳子一抓,那个就完全凭意志在修行,就是生命豁出去了!

慧律法师!您要不要试试看?我说:喔!这个不好玩,这个一点都不好玩,我还是正常的吃饭、睡觉、休息,玩这种东西?他总共打了二十二天,他讲到这里很难过,就说:哎呀!法师!我这个要求忏悔,我本来发愿要七七四十九天的,结果到第二十二天,就撑不下去了,绳子一放,倒下去,然后就欧咿~~~(师模拟救护车声)送去打点滴,没有办法了,因为饭也吃不下了,两腿全部都发软了,全部都发抖,受不了!所以,要打这个般舟三昧,还得要相当功夫的人!没有几个有办法的。所以,我们要了解说,这要念到一心不乱,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。

所以,古人也是百日,用百日、一百日作为一个目标,一百日统统念佛,一天睡的时间二个钟头,最多四个钟头,这个我赞叹,一百天,一百天。律航菩萨就是这样念的,广化律师的上人,我是依止广化律师,要叫师公啊!他就是这样,他不是行般舟三昧,叫做百日念佛,百日念佛,广化律师的上人。那么,他怎么念呢?他就是睡眠很少很少,非常的少!他是军人出身的,也是军人的个性,很有骨气的!这个军人都是一板一眼的来,没有人控制他,他每天功课表一贴,往墙壁上一贴,几点几分起床,自己一个人在关房里面一百天,他还写感想喔,闭关百日念佛的感想,我还看到那一本,知道吧!我还看到他写的那一本,哇!那个不是一般人有办法的,睡眠睡得少,吃得不是很多,然后,就是一直精进的念佛,律航菩萨!临命终的时候,就跟广化律师讲:他要走了,要走了!而且临命终的时候,他就念佛……他就说:佛来了,要接引了!头就低下来,断气,是在正念当中这样往生的呢!将军!

所以,古人修行就是不要命,豁出去了,反正都要死啊!往生以后,这个面貌如生,几天几夜,那个头顶都是热的,都是热的,功夫了得,哎呀!赞叹!念佛一心不乱,就是定!是不是?功夫了得!我们大家是不是也要来试一次啊?四十九天,一心不乱。所以,这个功夫了得,我们赞叹,举这个例子来勉励大家。

因为“定”是另一个定义是:“心一境性”。心、境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,心一境性,就是境跟性都是一如。因此,即使净土法门,亦是以得三昧为成就之相这个就是要画双红线。一般人就是念念佛结个缘、诵诵经结个缘,就认为这个在修行,错了!这个叫做结缘。真正的修行,以得三昧为成就之相,这个就是要......所以说:念佛就是要有功夫,要下定决心,不再贪染这个娑婆世界,不再万般的计较,统统放下,一念,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!因此,所有佛弟子,不论在家出家(尤其是出家),皆应发心修定。因此应知,“得定”对于学佛来讲,本来不是什么“了不起”的事,而且应该的、必须的事,但是因为太少人作到,就变得很了不起。正如孝顺,本是为人子很自然的、应该作的事,但是,因为太少人作到孝顺,所以就变成很了不起的“美德”,亦复如是。 

 23页,3.三昧总持手记   就是成观法师他对这个三昧,看到的经典,全部把它记载下来,一点一点的重点记载下来,方便我们研读经典的人做重点提示,所以叫做三昧总持手记,“手记”就是笔记。

前述“三昧总持论”系笔者“发现”的佛法中的“公开的秘密”:“公开”,因为三藏诸经论中,都在说定或诸禅三昧,或如来入于诸禅三昧所起的功德,如放光、动地、种种神变、现神通说法等等,叫做现通说法,这些都是公开的。但都没有这样明白地指出:“三昧是一切佛法修行的精髓。这个要画双红线,这一句话就叫做一针见血!所以,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要念佛,一定要念到有这样子的三昧的能力,当然,你大悟,力量就大了,念佛就自然定了,阿弥陀佛......也没有什么妄想,也没有什么好计较的,自然就进入三昧的状态。是不是?“三昧是一切佛法修行的精髓。”而祖师大德(除了龙树菩萨有较接近的说法外),亦皆无如是直言指陈,因此大家都似乎不知此事实,故说是“秘密”。

笔者于遍览大小乘重要经论后,前后贯通,得此一个体会,甚觉兹事体大,亦感吾等末世众生可怜,没有大善知识,大家修学都有如盲目摸索,不知头绪,无有次第、亦无本末、不知主旨,常常无所适从,枉费工夫,不能得真修实证,不入实际;上焉者只在文字知解边上兜,意思就是:末法,指上根器的人,只是在文字知解上边兜。中焉的、次等的,就是学少为足,更糟糕的,下焉者不学不修,持一法二法,自以为大。喔!这个太多了,末法时期实在是太多了,只要持一法、一句佛号、一部经论,就认为不得了了,自以为大了!笔者有幸蒙佛菩萨加被、加持,得此体会,不敢自秘,故于此公诸同道。

以下之“手记”者,原本为笔者之日记,悉为自励之语;今为砥励自他,“从闻思修入三摩地”,故不揣简陋。这个“揣”,写一下笔记,“揣”就是衡量;这个“简”就是浅,粗浅的浅。不揣简陋就是:我没有衡量我自己是很浅陋的人。这一句是很谦虚,不揣简陋就是:哎呀!我没有想到,也没有衡量说,我是一个很浅陋的人,为了跟大家分享,就不顾自己的浅陋了。说:摘录于此,与读者诸君,互相黾勉,这个念黾mǐn,就是勉励的意思,黾mǐn勉,就是勉励。共证无上,护佛正法。

24页,▲佛法的精髓在于三昧。 禅定三昧犹如文人的笔(没有笔,怎么可以成篇章翰墨呢?)是不是?没有笔,没有办法成篇、成章翰墨,都没有办法!翰墨当然就是说很多的记录。武将的剑(没有剑何以助成王霸之业?)武将就是要有剑。乐师的琴,这个念乐yuè,乐师的琴,(无琴何以成动人的乐章?)演说者之舌(无舌何以成妙说善辩?)如人之身(无身何以为人?)如足(无足何以至于如来宝所?)如手(无手何以取用如来无量妙宝?)所以,佛法的精髓在于三昧,三昧——文人的笔、武将的剑、乐师的琴、演说者的舌、人的身,或者是足、或者是手。

底下,▲心乱,即入烦恼、生死。心定,即入菩提、涅槃。智者自取之。有智慧的人,当然须要定了;心一直乱、一直烦恼,所以,我们现在为什么修行一直不能成就?看到了整团的人,一堆人坐着念佛用功,一下来,是非恩怨搞不完!现在修行人可怕的,就不知道三昧的重要性。是不是?三昧就是万缘放下,一念提起,就是提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无尽藏,统统在这一句阿弥陀佛。但是,事先要怎么样?要把这个娑婆世界的留恋统统舍,贪、嗔、痴统统放,这一念佛就定!放不下就念佛,也想这个、也想那个,那没有办法!

 ▲三昧是修学的根本,也是修学的究竟。一切修学只为三昧故,行者应依于三昧,活于三昧,乃至死于三昧。(经典里面讲:“其人临命终时,心不散乱”,也就是至死都不舍三昧,就是“死于三昧”。又,释尊于四禅中般涅槃,也就是示现至死不舍的三昧。所以,佛在临命终,都非常的安详。又,历代祖师大德有坐化者,也是“死于三昧”。)是故,三昧者,乃佛法行人须生死以之,也就是全部都奉献,常不舍离。就是把生死搁在一边,就是要得三昧。以有三昧即有一切;无三昧一切免谈。有三昧即一切所修皆得成就,所以,经典说: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”专注于一心,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就的。制心一处者,心得定也。无事不办者,一切所修悉皆成就。无事不办,什么都成就,就是三昧。那么,六祖讲是见性,大悟的见性,见性就哪里都在定,戒定慧同时具足。

 ▲唯有发心修习三昧,才能真正长久“念念修行”。

 ▲若要修三昧,则一切善恶,不论大小都很有关系,连一丁点错误、染污、不如法、违佛教诫之行都不能有。反之,若不修三昧,则一切都似乎无所谓,即连天大的错误、不如法的行,也都不知不觉,毫不在意,而增长堕落。说:修三昧就是一切的善恶就很清楚,在细节上要注意。

▲若要修三昧,则须从最基层的工夫开始作起——也就是“弃绝杂染”,这个非常困难!为什么?因为今天不是对比丘讲经。对比丘讲经,弃绝杂染容易;在座诸位都是居士比较多,居士要弃绝杂染挺困难的,他要活下去啊,要钱;要面对现实,要上班啊,上班的团体里面,有是非、恩怨;要升迁啊;回来要烦恼儿子、老公;老公修行,烦恼老婆;生病啊;还有公公、婆婆要孝顺啊;家里有病人啊,哎呀!这个都是要烦恼的!所以,要弃绝杂染,实在是很困难!乃至最高阶层的闻慧,都是必备的资粮。所以,你要修三昧,就放下,要懂得老二哲学,不抢镜头、不占上头,就不会被杀头,三昧就慢慢的显现......

▲若修禅定三昧,心中的任何微细的动相或者是静相,都须觉知、要注意、小心在意,刹那刹那步步为营,没有一刻马虎、放松。乃至身语意三业,一点一滴都不得含混。

▲修习三昧即是正式起修;所以三昧就是修证门。三昧能令人由“信解门”入“修证门”,此外无门。就是:三昧就是转捩点的意思,这一句话:三昧就是转捩点,修行重点,在于三昧的功夫。所以,保持一颗解脱的心,心如如不动,不取于相,不管天大的事情,记得!跟生死都没关,轮番上战场,一样如如不动,一样放下,这个就是三昧的功夫。

▲三昧是须要实际去作的!非徒讬空言,如阿难于《大佛顶经》所示现的,说食不能饱,多闻知解,不足以应付困难。这一句太重要了!只有听经闻法,徒增知解,是没有办法应付实际的困难。意思就是说:佛法——智慧跟定,就是要用在生活里面,现在就要解脱,不能等到临命终。记得!现在不能自在,临命终免谈;现在放不下,临命终非常危险!现在就要训练放下,出家、在家都是一样。说食不能饱,说一说没有用的;多闻知解,听经闻法听了很多,烦恼一样在啊、斤斤计较啊,不足以应付困难。

平常都割舍不下,何况临命终那一种四大要解体、五阴要分散,痛苦降临,神识要昏迷、颠倒的时候,哪能掌握得住呢?所以,为什么千万人念佛,难以成就呢?就是因为没有三昧的功夫。末法时期,强调这个已经不多了,哎呀!你们念念佛!不管念得散心、乱心、有心、无心:你念念佛!师父也是这样讲啊,也没有叫他说:你一定要三昧!要求这么严格,没有!师父的要求没有严格,徒弟就随随便便念,阿弥陀佛……好!放下来,再来,看看电视啊、唱唱歌啊;世间,我是指世间人啦,去跳跳舞,反正我也在修行啊,法会他都到啊!是不是?烦恼,烦恼都在。所以,末法修学佛道,为什么这么多人,成就的没几个?就是没有三昧的功夫啊,这个就是重点,首楞严就是讲定。

回向(略)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一套(全)

楞严经二总论 01 : 人死后念经、念佛、超度有没有效?答案:不一定

楞严经二总论 02  楞严经是众魔的克星,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

楞严经二总论03 : 去挂单别的道场不要一直提意见,你要掌握时空性

楞严经二总论04 : 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,别人没问题

楞严经二总论05:真正的持戒:不敬持戒、不轻毁戒、持犯一如是名持戒

楞严经二总论 06 :对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是没有见浊,就是彻底摆平自己

楞严经二总论 07:  任何法门修证成就的时候,都以三昧来表示

史文章阅选读一

史文章阅选读二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